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(Enterovirus)感染引起的兒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,主要病原體是柯薩奇病毒A型(Coxsackievirus-A,CV-A)和腸道病毒71型,流行季節(jié)四季均可發(fā)病,多發(fā)于夏季、早秋,平均潛伏期3-5日。
01 易感人群
1-6歲學齡前兒童
02 傳染源
傳染病患兒和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
03 傳播方式
接觸傳播為主,通過接觸患者的分泌物或被其污染的手及物品而引發(fā)感染,也可以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。
04 感染后癥狀
①發(fā)熱:高熱,偶可高達40℃,發(fā)熱可能伴有抽搐。退熱時間為2-4天。
②大孩子訴咽部疼痛,吞咽困難和腹痛。嬰幼兒常見厭食、嘔吐和易激惹,可單獨或合并出現(xiàn)。
③局部體征:咽峽部充血,咽腭弓、軟腭、懸雍垂及扁桃體上有灰白色皰疹或潰瘍。病損部位少于10處,病損起初為丘疹,在24小時內形成水皰,24小時后水皰破裂,形成灰白色潰瘍,邊緣明顯發(fā)紅。病損消退時間3-10天。
05 感染后如何處理?
1、注意隔離
(1)減少不必要的外出,避免交叉感染,居家隔離2周。
(2)保持室內清潔及空氣新鮮,室內溫度及濕度適宜。
2、發(fā)熱的處理
(1)一般每4個小時測一次體溫,體溫超過38.5℃,每30分鐘測一次體溫,并要注意有無寒戰(zhàn)、驚厥、煩躁不安或者抽搐等情況,進行退熱處理后30分鐘應重新測體溫。
(2)保持皮膚清潔,及時更換汗?jié)竦囊挛铩?span>
(3)鼓勵孩子多飲水,脫水糾正前不使用退熱藥。
3、口腔護理
(1)宜清淡、可口、易消化飲食,不宜進食過燙、辛辣、酸、粗硬等刺激性食物。
(2)進食流食或半流食,少量多餐,溫涼食物。
(3)飯后淡鹽水或生理鹽水漱口,嬰幼兒可以用生理鹽水擦拭口腔,保持口腔清潔。
06 如何有效預防?
1.患兒口腔分泌物或糞便污染了的物品表面需要進行清潔和消毒,可能傳播病毒的污染物也應該清潔和消毒,如孩子玩耍的玩具應定期進行清潔消毒。
2.腸道病毒對 75% 酒精不敏感,建議選擇中效或高效消毒劑,比如含氯(溴)消毒劑等進行消毒,可以將需清潔的物品擦拭或浸泡15~30分鐘后,再用清水擦拭或沖洗干凈。
3.注意清潔、衛(wèi)生,勤換洗衣物,勤洗手,同住的家庭成員回家后應先洗手、洗臉、更衣后再接觸孩子。
4.避免與患病的孩子接觸,避免帶孩子去人群比較集中的公共場所。
5.接種疫苗,適用于6月齡~5歲兒童,建議在12月齡前完成接種,越早接種越好。
來源:兒科護理
整理科室:兒童保健部
整理人:趙榮娜